食品添加剂的测定之护色剂的测定(三) 食品色剂混匀后加50mL氨水

(2)试剂
①氨缓冲溶液(pH9.6~9.7):量取20mL盐酸加50mL蒸馏水,食品色剂混匀后加50mL氨水,添加用水定容至1000mL。测定
②稀氨缓冲溶液:量取50mL氨缓冲溶液,测定用水定容至500mL。食品色剂
③对氨基苯磺酸溶液(4g/L)。添加
④盐酸萘乙二胺溶液(2g/L)。测定
⑤盐酸溶液(0.1mol/L):吸取8.4mL盐酸,测定用水稀释至1000mL。食品色剂
⑥硝酸钠标准储备液:准确称取0.1232g硝酸钠(已于110~120%:干燥至恒重,添加相当于0.1000g亚硝酸钠),测定以重蒸水溶解,测定移于5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。食品色剂此液浓度为200μg/mL亚硝酸钠。添加
⑦硝酸钠标准使用液:临用时吸取标准液2.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,测定加水定容。此液浓度为5μg/mL亚硝酸钠。
⑧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同亚硝酸盐的测定。
3、操作步骤
(1)样品的处理
同亚硝酸盐测定。
(2)镉柱还原效率的测定
①还原:先以25mL稀氨缓冲溶液冲洗镉柱,流速控制在3~5mL/min(以滴定管代替的,可控制在2~3mL/min)。
吸取20mL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于50mL烧杯中,加入5mL稀氨缓冲溶液,混匀,注入贮液漏斗,使流经镉柱还原,以原烧杯收集流出液,当储液中溶液流完后,再加5mL水置换柱内留存溶液。将全部收集液如前经镉柱再还原一次,第二次流出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,再用20mL水洗涤镉柱,共洗涤3次,洗涤液收集于同一容量瓶中,加水至刻度,混匀。
②比色测定:吸取10.00mL还原后的标准液(相当于10mg亚硝酸钠)于50mL比色管中,加入2.O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(4g/L),混匀,静置3~5min,各加入1.0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(2g/L),加水至刻度,混匀,静置15min,用2cm比色杯,于538nm处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。
(3)样品中亚硝酸盐总量测定
①样液还原:吸取20mL样品处理液于50mL烧杯中,加5mL氨缓冲溶液,混匀后注入贮液漏斗中,使流经镉柱还原,以下按镉柱还原效率测定操作进行,收集还原后的样液于lOOmL容量瓶中并定容。
②样品的比色测定:吸取10~20mL还原后的样液于50mL比色管中,以下按镉柱还原效率测定自“加入2.O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”进行操作,测得吸光度,从标准曲线上查出亚硝酸盐量。
(4)亚硝酸盐测定:吸取40mL样品处理液于50mL比色管中,按镉柱还原效率测定自“加入2.O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”进行操作,测定吸光度,从标准曲线上查出亚硝酸盐含量。
5、说明及注意事项
①每次使用镉柱完毕,应先用25mL0.1 mol/L的盐酸洗涤,再用水洗两次,每次25mL。最后用水覆盖镉柱。
②在制取海绵状镉和装填镉柱时最好在水中进行,勿使颗粒暴露于空气中以免氧化。
③在测定操作过程中,需要对镉柱的还原效率进行测定,还原效率需大于95%才符合要求。
④不用镉柱时需用水封盖,随时保持镉层之上有水,不得使镉层夹有气泡。
⑤盐酸萘乙二胺有致癌作用,使用时注意安全。
⑥镉是有毒元素,在制作海绵或处理镉柱时,不要用手直接接触,不要弄到皮肤上,一旦接解立刻用大量水冲洗。在制备、处理过程中含镉废液应经处理后再排放,避免污染。
参考资料: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
相关链接:亚硝酸盐,镉,盐酸萘乙二胺
相关文章
- 角色机制与武器适配逻辑作为提瓦特大陆的「武神」,钟离在护盾辅助、爆发输出、岩队核心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卓越性能。其核心技能「地心」创造的玉璋护盾基于生命值上限,元素爆发「天星」兼具石化控制与岩伤输出。武2025-05-10
《假冒“星巴克”被索赔2100万元》追踪:巨额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案宣判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)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“星巴克”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《中国消费者报》2020年11月25日1版《假冒&l2025-05-10-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) 6月10日,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代号为“利剑”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全市统一执法行动,检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131家,发现涉嫌存在违法行为教育培训2025-05-10
-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)在江西省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铜锣湾,有一口“革命井”,见证了87年前浓浓的军民鱼水情,也见证了村民们在党的领导下,摆脱贫困,过上小康生活的过程。5月22025-05-10
- 【章节概述】厌胜老祖机关道是放置江湖第三章的核心挑战场景,其以错综复杂的机关布局、高爆发伤害的陷阱机制以及多段式Boss战闻名。本章节对玩家的角色属性、轻功运用及临场反应能力均有较高要求。将基于最新版2025-05-10
-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慧 记者薛庆元)当前,扫码点餐、关注公众号点餐等新兴的线上点餐方式呈常态化趋势。在提高点餐效率、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过度索取个人信息及信息泄露的风险。近日,《中国消2025-05-10
最新评论